中石油老油田现状如何看

截至2024年,中石油的老油田现状如下:

稳产增效:

中石油通过实施“压舱石”工程,在10个股份公司级老油田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超产,阶段性产油459.8万吨,超计划产量24.6万吨,完成年计划产量的52.1%。这表明老油田依然是中国石油稳产增效的重要支柱。

技术革新:

老油田通过采用新技术如二氧化碳混相驱,提高了采收率,例如大情字井油田通过该技术实现了阶段性产油28.2万吨,综合递减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7个百分点。

资源潜力:

尽管老油田整体进入了“双特高”开发阶段,开发难度增加,但剩余可采储量依然可观,潜力巨大。通过二次开发和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大港油田港西三区,实现了采油速度和综合含水率的显著改善。

矿权流转:

中石油进行了东西部油田矿权内部流转,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涉及到的油田包括长庆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气田等,这些油田在资源和技术上具有各自的优势。

挑战与应对:

老油田面临资源接替不足、矿权逐渐减少等问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如吉林油田的“大班制”油区管理改革,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人事调整:

近期,中石油三大油田(长庆油田、大庆油田、吐哈油田)均有较大的人事变动,这可能意味着油田在管理和运营上正在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中石油的老油田在稳产增效、技术革新、资源潜力、矿权流转、挑战应对以及人事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继续面对高开发难度和资源枯竭的挑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老油田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的产量和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