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类学科目前处于尴尬的境地,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国际油价波动
国际油价的急跌和持续走低对石油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导致企业盈利困难,进而影响到高校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例如,2008年国际油价飙升至150美元每桶时,石油行业非常繁荣,但近几年油价持续走低,低至30美元每桶,使得行业整体不景气。
国内产能过剩
国内石油开采成本较高,加上产能过剩,导致就业困难,很多学生即使签约油田,工资水平也较低,考虑转行。
行业辛苦且环境差
石油行业是体力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环境艰苦,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这一行业。
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石油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滞后,缺乏与时俱进的数理知识培育,专业选修课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学生难以适应。
社会舆论和垄断问题
公众对石油行业有诸多批评,认为油价过高且存在垄断问题,期望进一步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
技术革新与创新能力不足
石油行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进展缓慢,很多企业虽然口头上强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但在实际应用中缺乏有效成果,创新能力不足。
招聘和职业发展限制
三大石油公司的招聘需求减少,关系户和背景成为进入这些公司的主要障碍,即使进入公司,没有关系和背景也难以获得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石油类学科目前处于尴尬的境地,主要是由于国际油价波动、国内产能过剩、行业辛苦、学科设置落后、社会舆论批评、技术创新不足以及招聘和职业发展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