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往地道倒石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成本过高
注油压力需求:地层内的压力很大,需要使用超高压技术才能将石油注入地下。例如,注水到达地下3000米需要高达20MPa的压力,某些油田甚至需要更高的压力。
能耗成本:利用特种高压泵克服地层反压力将原油重新注入油田,其耗电产生的费用将使每桶原油成本提高60美元以上。
其他辅助成本:将原油注入地下还需要大量的额外辅助成本,包括人员、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开销,这些成本加在一起,使得这一做法在经济上并不划算。
地质结构限制
封闭圈闭地质结构:往油田注入原油需要油田具有完全封闭的圈闭地质结构,否则即使注入大量原油,未来也难以找回。
孔隙度问题:原油在地下的状态类似于海绵,存储在孔隙中。不同地层的孔隙度差异很大,有的地层孔隙度大,有的则很小。孔隙度小的地层中,原油很难被开采出来。
损耗极大
石油流失:油田不是一个密闭的容器,岩层中存在空隙,原油倒进去后可能会流失。即使注入后,由于地层内部的压力,石油也会四散流走,无法有效聚集。
采收率低:目前全球石油开采技术下,每注入地下100桶原油,能再次收回的原油仅有30桶左右,这意味着大量的原油无法被有效利用。
操作复杂
钻洞成本:开采石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钻一个洞的成本高昂,且不一定能挖到石油,这些投入可能都会打水漂。
维护管理:原油埋入地下后,还需要建立维护站进行管理维护,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和管理难度。
综上所述,由于成本过高、地质结构限制、损耗极大以及操作复杂等原因,不往地道倒石油是一个不现实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