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石油泄漏:
在石油的搬运、运输、装卸、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事故、不正常操作及检修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石油烃类的溢出和排放。例如,油轮发生事故、输油管线泄漏、油槽车泄漏、油井清蜡和油田地面设备检修、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检修等都可能引起石油污染。
海洋污染:
全世界每年由于航运而泄漏到海洋中的石油污染物高达200万吨,其中1/3左右是油轮发生事故泄漏造成的。石油流入海洋后,会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并通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和吸收等方式进行迁移和转化。油类可沾附在鱼鳃上,使鱼窒息,抑制水鸟产卵和孵化,破坏其羽毛的不透水性,降低水产品质量。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石油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分散土粒,使土壤的透水性降低。石油中的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等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健康。此外,输油管线腐蚀渗漏也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导致土壤盐碱化、毒化,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大气污染:
石油泄漏后形成的油膜会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还会破坏海滨风景,影响海滨美学价值。
生态破坏: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变鱼类的洄游路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综上所述,石油污染主要由石油泄漏、海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多方面原因引起。防治石油污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泄漏事故应对能力、改进运输和储存设施、采用更环保的替代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