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能够流到楼下的原因主要涉及其 物理性质和地质条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物理性质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液体,其黏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常温下,石油的黏度较高,但在高温下,石油的黏度会降低,变得更加容易流动。
石油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这意味着它可以在地层中渗透和流动。然而,由于地层中的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石油的流动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地质条件
石油在地下以稀稠液体状态并伴以地下水和其它杂质存在于地下的砂层或岩层的缝隙中,并在岩层缝隙当中流动。
地下岩石的孔隙、喉道和裂隙是石油的赋存空间,也是石油的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石油在岩石孔隙中是渗流状态的(因为孔隙和喉道都以微米、纳米计,非常小,这种渗流可以是常规的达西渗流,也可以是非达西渗流),在特殊情况下,如张性的裂隙中,当缝宽比较大的时候,才可能出现类似管流(可以理解为自来水在水管里那样的流动)的运动形式。
石油在地下的流动需要能量的驱动,可以是重力、毛细管力、水动力、构造挤压等等。
地层压力和流压
原油从油层流入到井底的动力是地层压力,在油层中所受的阻力叫渗滤阻力;原油从井底举升到地面的主要动力是流压,在井口的剩余能量表现为油压。
综上所述,石油能够流到楼下是由于其黏度随温度变化、具有渗透性以及受到地层压力和流压等地质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条件下,如高温或地质裂隙较大时,石油的流动性会增强,从而可能通过地层缝隙流动到地表,包括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