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进入储油层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因素。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生物沉积作用
遗体沉积:海洋中的生物在死亡后,其遗体经过沉积作用被埋在地下形成淤泥。这些淤泥由于深埋在地下,很少与其他物质接触,因此较为纯净。
有机物分解:细菌会分解淤泥中的有机物质,形成液态油滴。这些油滴在地下渗透和沉积,最终聚集在砂岩层附近。
储油层的形成
砂岩层的特点:砂岩层质地密实,油滴难以突破,因此形成了储油层。储油层通常位于高温高压的环境,这有利于石油中烃类有机物的分解,生成天然气。
压力和温度的作用:随着油滴在储油层中不断沉积,周围的压力和温度逐渐升高。这导致部分石油被压入砂岩中,形成油矿底界,甚至油页岩矿脉。
石油和天然气的迁移
密度差异:石油和天然气的密度比水小,这使得它们能够上升到地表,而天然气由于密度较轻而沉淀在石油之上。
运移通道:石油和天然气的迁移需要运移通道,通常是连接良好的裂缝。这些裂缝使得石油和天然气能够从烃源岩中上升到储层岩中。
储层岩石的特性
多孔性和渗透性:储层岩石需要具备多孔性和渗透性,以便石油和天然气能够在其中流动和聚集。这些孔隙通常是由于地下水穿过岩石并溶解了沉积物颗粒之间的一些水泥而形成的。
保护作用
覆盖层:储油层上部通常覆盖着一层不透水岩层(如页岩、石膏、岩盐等),这些岩层能够防止石油的挥发,起到保护油层的作用。
基底:储油岩层下面通常是坚硬的结晶岩基底,这有助于储油构造在强烈的地壳运动中保持完整,从而有利于石油的积聚和保存。
综上所述,石油进入储油层的过程包括生物沉积、有机物分解、运移、储层岩石形成以及保护作用等多个步骤。这些过程共同作用,使得石油能够在地下形成并聚集在特定的储油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