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协议达成后,油价之所以仍然下跌,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减产力度不及预期

虽然减产协议最终达成,但其减产力度远低于市场预期。例如,2020年5月和6月每天减产1000万桶,2020年7月至12月每天减产800万桶,从2021年1月起到2022年4月止,每天减产600万桶。这些减产量并未能完全抵消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市场需求减少量。

需求疲软

新冠病毒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大幅减少,石油需求急剧下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2020年的世界石油总需求将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4月份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将同比下降2900万桶。

供应过剩

即使减产协议达成,全球石油产量仍然处于高位。市场供需宽松,导致油价持续下跌。例如,EIA发布的最新原油库存报告显示,10日当周原油库存录得增加1924.8万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全球石油供应过剩的担忧。

协议执行力度存疑

减产协议的有效性取决于各产油国的执行力度。由于美国和其他非OPEC成员国的减产计划不明晰,市场对其执行力度持怀疑态度。

市场预期的调整

减产协议的达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所预期,因此协议达成后,市场并未出现大幅上涨,反而因为实际减产量低于预期而出现下跌。

综上所述,石油协议达成后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减产力度不及预期、全球需求疲软、供应过剩以及协议执行力度存疑。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油价在协议达成后仍然保持下跌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