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石油被骂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油价问题
中石化在2008年国际油价达到历史高点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突破了6元每升,同时炼油出现超过千亿元的亏损。这使得公众质疑中石化的定价机制,认为其可能在背后操控油价,以谋求自身最大利润。
此外,国内成品油价格高于其出口价格,引发了“贱卖成品油”的指责。
垄断与市场不公
中石化作为国有石油公司,其垄断地位使得民营油商抱怨没有油炼,而国有企业则按计划生产,不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和油荒现象。
公众认为中石化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暴利,没有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内部管理和透明度问题
中石化在油价制定、成本控制、以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不透明的情况,引发公众对其决策过程的质疑和不信任。
有关中石化的内部奖金分配、奢侈消费等问题也多次成为舆论焦点,加深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社会责任与公众期望
中石化作为国有企业,被期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合理和公平的价格。然而,公众对其经营表现不满,认为其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社会公益。
有关中石化的负面新闻和谣言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和批评。
综上所述,中化石油被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油价高、垄断行为、内部管理不透明以及公众对其社会责任的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中石化成为舆论的焦点和批评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