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会起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井喷现象
井喷是石油钻井中常见的工程事故,当地下压力大于井内压力时,地下的物质(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会从井口喷射出来。这些物质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可燃气体,如甲烷、乙烷等,这些气体在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燃烧。
可燃气体泄漏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抽出的原油中包含有大量的石油伴生气,这种气体和天然气类似,具有可燃性和毒性。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气体逸散到大气中会引起中毒和爆炸事故。因此,在钻井平台上,通常会用管路将这些气体集中起来,并通过燃烧的方式将其消耗掉,以确保安全。
自然着火
井口喷射出的物质中一般含有泥沙、石砾等,这些物质在高速撞击地面铁质设备时会产生火花。同时,喷射出的可燃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因为这些火花而着火。
环保处理
在早期,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开采出来的石油伴生气往往直接排入大气中,这不仅会破坏臭氧层,还会加剧全球变暖的趋势。后来,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做法的危害,并在钻井平台上安装燃烧嘴(火炬),将这些气体在可控条件下燃烧,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安全性。
综上所述,石油钻井起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井喷现象导致的可燃气体泄漏和自然着火,以及早期的环保处理方式(如直接排入大气)。现在,通过技术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将这些气体收集并利用,但在过渡期间,燃烧仍然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