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焦运输过程中为什么会涨吨

石油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涨吨现象的原因主要与 水分含量和扣水规定有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水分含量

石油焦在生产工艺中通常使用水进行冷却,因此含有较高的水分。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和水分控制水平不同,导致石油焦的水分含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堆放时间较长的石油焦相对较干,而刚出炉的石油焦水分含量较高。

扣水规定

为了符合国家标准,石油焦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3%以内。然而,实际出厂的石油焦水分含量通常超过8%。因此,各个石化厂会根据自身的水分化验结果制定相应的扣水数,以扣除多余的水分。扣水数的计算公式一般为:(1 - 扣水数%) * 出厂过磅数量。

途耗

石油焦在运输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途耗,即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蒸发、损耗等)导致石油焦的实际重量减少。途耗的高低与石油焦的水分含量有关,水分含量越高,途耗通常也越大。最高途耗可以达到4-5%。

涨吨现象

当到货数量与开票数量进行比较时,如果途耗低于厂家承诺的扣水数,就会出现到货数量大于开票数量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涨吨。然而,这种涨吨现象是假象,因为厂家的扣水是针对国标的3%水分含量定的,与途耗无关。实际上,运输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和损耗,石油焦的重量是减少的,即运输一定是亏吨。

总结:

石油焦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涨吨现象,主要是由于实际水分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厂家为了符合标准制定了扣水数,而途耗则与水分含量有关。涨吨现象是假象,实际运输过程中石油焦的重量是减少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