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俄石油贸易呈现出一些波动和变化。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出口量下降: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有所减少。具体来说,中国进口石油遭遇“腰斩”,从之前的41万桶/天下降至21万桶/天。
政府行动: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紧急召见俄石油公司负责人谢钦,表示由于国家正在经历军事冲突,迫切需要更多收入来支撑冲突,因此政府选择提高税收标准。然而,企业为了维持盈利,可能不得不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保证盈利,这也会对出口产生不小的影响。
进口配额:
今年中国第三批原油进口配额为6228万吨,尽管总体配额相较于此前有明显提高,但企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一些企业已经在上半年储备了足够的石油,因此短时间内不会考虑大量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价格竞争:
价格是影响中国买家选择石油进口商的重要因素。除了俄罗斯之外,伊朗、沙特等中东国家也在不断出口石油,其中一些国家的石油出口价格更低,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优先选择。
贸易额增长:
尽管存在进口量下降的情况,但中俄能源贸易额仍然在增加。今年1-10月,中俄贸易总额达到1964.32亿美元,已经超出了2022年全年1902.71亿美元的规模。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出口的大头,2022年能源出口到中国增加很快。
市场地位: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俄罗斯在2024年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1-10月,俄罗斯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为9040万吨,同比增长了2.2%,出口额达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4%。
综合来看,尽管中俄石油贸易在进口量上有所波动,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依然紧密,且俄罗斯依然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未来,中俄石油贸易可能会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市场价格波动以及双方的能源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