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探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性质和用途分类
地质探井:了解地层的沉积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组合,并为地球物理解释提供各种参数。
预探井:在地震详查基础上确定的某个有利圈闭上部署的第一口探井,目的是探明圈闭的含油气性及其工业价值。
详探井:在经预探井钻探已证实的油气藏上进一步部署的井,目的是探明含油气边界,圈定含油气面积。
参数井(区域探井):布井选择盆地或坳陷相对较深的部位,地层发育最全,构造相对简单,用于提供地球物理参数。
按井身结构分类
直井:井眼轨迹垂直于地表。
水平井:井眼轨迹与地表平行。
其他特殊结构井:如斜井、分支井等。
按钻井目的分类
探井:为确定油气是否存在,并对油气进行工业评价,取得油气开发所需的地质资料而钻的井。探井又分为预探井、初探井、详探井等。
生产井:为开采而钻的井。
注水(气)井:为注水、注气而钻的井。
按钻井环境条件分类
陆上钻井:包括山地钻井、丘陵钻井等。
海上钻井:包括浅海钻井和深海钻井等。
沙漠钻井:在沙漠地区进行的钻井。
按井深分类
浅井:钻井完钻井深小于2000米。
中深井:钻井完钻井深小于4500米。
深井:钻井完钻井深小于6000米。
超深井:钻井完钻井深超过6000米。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石油探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进行灵活选择和组合。例如,在某一特定区域进行油气勘探时,可能会同时部署地质探井、预探井和详探井等多种类型的探井,以获得更全面的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