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里的恐龙种类包括:
克拉玛依龙(Kelmayisaurus petrolicus) 分类:
兽脚亚目(Theropoda)、肉食龙次亚目(Carnosauria)、异特龙科(Allosauridae)、克拉玛依龙(Kelmayisaurus)。
特征:肉食性,体长约6米,生活在白垩纪早期,主要分布在中国,化石发现于新疆的鄂尔多斯盆地,材料是一些颌骨的碎片。
建设气龙 分类:
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龙。
特征:体长4米,重约130-140公斤,头大而轻颖,侧扁尖锐的牙齿呈匕首状,颈子短,后肢强壮有力,趾端长有尖锐的利爪,善于两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动物。
甘氏四川龙(Szechuanosaurus) 分类:
中华盗龙科恐龙。
特征: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亚洲,外表有点像小型的异特龙,体重约100-150公斤,身长约8米。
暴龙(Tyrannosaurus rex) 分类:
肉食龙次亚目(Carnosauria)、暴龙科(Tyrannosauridae)。
特征:体型庞大,是已知最大的陆地肉食动物之一,体长可达12-13米,体重可能在8-14吨之间,生活在晚白垩纪。
驰龙(Dromaeosaurus) 分类:
肉食龙次亚目(Carnosauria)、驰龙科(Dromaeosauridae)。
特征:体型较小,体长约为2.5-3米,体重约150-200公斤,前肢长而有力,后肢细长,善于奔跑和捕食。
剑龙(Stegosaurus) 分类:
鸟臀目(Ornithischia)、剑龙科(Stegosauridae)。
特征:体型庞大,身长约9米,体重约30吨,背部有独特的骨质板,可能用于防御或调节体温。
鸭嘴龙(Hadrosaurus) 分类:
鸟臀目(Ornithischia)、鸭嘴龙科(Hadrosauridae)。
特征:体型庞大,身长约12米,体重约20吨,头部宽扁,牙齿呈臼齿状,适应于草食。
迅猛龙(Velociraptor) 分类:
肉食龙次亚目(Carnosauria)、迅猛龙科(Velociraptoridae)。
特征:体型较小,体长约为2.1米,体重约15公斤,前肢长而有力,后肢细长,善于奔跑和捕食。
梁龙(Brachiosaurus) 分类:
蜥脚次亚目(Sauropoda)、梁龙科(Brachiosauridae)。
特征:体型庞大,身长约26-30米,体重约30-80吨,颈部特长,适应于高树栖生活。
这些恐龙在石油中保存下来,为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化石材料,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史前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