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起火的危害有哪些呢

石油起火具有以下危害:

易燃性

石油产品尤其是轻质石油产品容易挥发,闪点低,因此在空气中着火温度低,火灾危险性大。

易爆性

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即能爆炸,且爆炸范围广泛。爆炸下限越低的油品,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静电危害

石油产品电阻率低,在流动、运输过程中与管壁或罐壁摩擦、震荡时容易产生静电,静电放电能量达到或超过油品蒸气的最小点火能量时,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沸腾突溢

储存重质油品的油罐着火后,可能引起油品沸腾突溢,燃烧的油品大量外溢,形成巨大火柱,火柱高度可达70-80米,喷射距离可达120米,造成扑救人员伤亡,并容易延烧邻近油罐,扩大灾情。

受热膨胀

石油产品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增高,若储存于密闭容器中,可能造成容器膨胀甚至爆裂。

流动扩散

油品具有流动扩散性,粘度低的油品流动扩散性强,如有渗漏会快速向四周流散。

高辐射热

火场上辐射热大量增加,容易直接延烧邻近油罐,扩大灾情。

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石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发生燃烧或爆炸,尤其在下限浓度附近时危险性更大。

这些危害表明石油起火不仅对扑救人员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范围的灾害。因此,石油火灾的预防和应急措施至关重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