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成分包括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烃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其他有机化合物。它具有以下特性:

常温易气化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C,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并且比空气重5~10倍。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泄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板下面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受热易膨胀

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其体积膨胀系数在15°C时,丙烷为0.0036,丁烷为0.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地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C,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3MPa。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为0.42kg/L,在常温下液态体积大约占钢瓶内容积的85%,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液态受热膨胀。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超过48°C,钢瓶是不会爆炸的。

流动易带电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Ωcm,流动时易产生静电。实验证明,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以上。这主要是因为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气体中常含有液体或固体杂质,在高速喷出时与管口、喷嘴或破损处产生强烈摩擦所致。液化石油气中含液体和固体杂质愈多,在管道中流动愈快,产生的静电荷也就愈多。据测试,静电电压在350-450V时所产生的放电火花就可点燃或点爆。

遇火易爆炸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为0.7%,自燃点约为446°C~480°C,最小引燃(爆)能量约为0.26mJ。就是说,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在1.7%~9.7%的范围内,只要受到0.26mJ点火能量的作用或受到446°C~480°C点火源的作用即能引起燃烧或爆炸。1kg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4%(化学计量浓度)时,能形成12.5m^3的爆炸性混合气,爆速可达2000-3000m/s,爆炸威力相当于10~20kgTNT(炸药)爆炸的当量。在标准状况下,1m^3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大约需要30m^3的空气,产生100760kJ的热量,形成2100°C的火焰温度。可见,液化石油气一旦燃爆,将会造成严重危害。

含硫易腐蚀

液化石油气中大都含有不同程度的微量硫化氢。硫化氢对容器设备内壁有腐蚀作用,含量愈高,腐蚀作用愈强。据测定,民用液化石油气中硫化氢对钢的腐蚀速率约为每年1~2mm。

毒性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有毒性的气体,但是这种毒性的挥发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了10%时才会挥发出让人体出现反应的毒性。当人体接触到这样的毒性之后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甚至昏迷的情况,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此外,液化石油气中的硫化氢是有毒害性的,当空气中硫化氢的含量高于10~15毫克/米时,也会使人中毒,另外,液化石油气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毒气。

易流性

液化石油气是非常容易流淌的,一旦出现泄漏的情况液化石油气就会从储存器里流淌出来。而且一般情况下1升的液化石油气在流淌出来后就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