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分类:
按油源环境分类
海相油:在海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
陆相油:在陆相沉积中生成的石油。我国的石油大部分属于陆相油。
按相对密度分类
轻质石油:相对密度小于0.830。
中质石油:相对密度在0.830~0.904之间。
重质石油:相对密度在0.904~0.966之间。
超重质石油:相对密度大于0.966。
按含硫量分类
低硫石油:含硫量小于0.5%。
含硫石油:含硫量在0.5%~2.0%之间。
高硫石油:含硫量大于2.0%。
按组成分类
石蜡基原油:含较多石蜡,凝点高。
环烷基原油:含较多环烷烃和芳香烃,凝点低。
中间基原油:介于石蜡基和环烷基之间。
按其他特性分类
沥青基石油:通常指高含沥青质的石油。
混合基石油:由不同来源和组成的石油混合而成。
低蜡石油:含蜡量低,凝点低于-6℃。
含蜡石油:含蜡量在-15℃~-20℃之间。
多蜡石油:含蜡量大于21℃。
低胶质石油:胶质含量小于17%。
含胶质石油:胶质含量在18%~35%之间。
多胶质石油:胶质含量大于35%。
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石油的性质、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的分类侧重点不同,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