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气充装技术规范有哪些

石油气充装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条件

充装站必须配备掌握液化石油气专业技术和压力容器知识的专职安全负责人,且该负责人应具有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

生产岗位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持有上岗证书,掌握液化石油气的基本知识及工艺流程和操作技能。

场地要求

充装站内场地应平整,在山区或丘陵地区设站时也可分阶梯布置。

生产区内严禁设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地下贮罐、水泵结合器除外),地下管沟应用干砂填充。

充装站的厂房、库房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如GBJ16、GB50028的规定。

职责与制度

充装站应建立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人员安排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充装前的检查

气瓶应由专人负责,逐只进行检查,内容包括:

气瓶是否由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

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记是否与所装气体的规定标记相符。

气瓶外表面有无裂纹、严重腐蚀、明显变形及其他严重外部损伤缺陷。

气瓶是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

充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液化石油气充装应在敞开或半敝开式建筑物内进行,罐瓶间要通风良好,并设局部排风设施,不得设有通往灌装区外的地沟。

启动烃泵前,仔细检查泵和电机的各个部分,确保泵的出口管道畅通、润滑油充足、各部件齐全紧固装置牢固。对于长期停用的泵,用手转动几次,确认正常后关闭出口阀(打开回流阀后才能启动叶片泵)。

充装量控制

严格遵守《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 23-2021)的相关规定,对气瓶的充装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充装过量。

确定压缩气体及高压液化气体气瓶的充装量时,要求瓶内气体在最高使用温度(60℃)下的压力,不超过气瓶的最高许用压力。

对低压液化气体气瓶,要求瓶内液体在最高使用温度下,不会膨胀至瓶内满液,即要求瓶内始终保留有一定气相空间。

防止气体混装

防止不同性质气体混装,避免在同一气瓶内灌装两种气体(或液体),防止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气瓶爆炸。

其他相关规定

充装站应遵循现行涉及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技术条件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如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液化石油气充装过程的安全性,防止事故发生,并保障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