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职业病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吸入性职业病:

由于吸入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引起的疾病,如尘肺、哮喘等。

接触性职业病:

因接触有害物质引起的疾病,如皮肤病、眼病、噪声聋、振动白指等。

物理性职业病:

因工作环境或方式引起的疾病,如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等。

化学性职业病:

因接触有毒化学品引起的疾病,如肝脏、肾脏损伤等。

放射性职业病:

因接触放射性物质引起的疾病。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由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

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石油职业病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职业性皮肤病(9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职业性放射性(11种)。

职业性传染病(5种)。

职业性肿瘤(11种)。

其他职业病(3种)。

因此,石油职业病总共有 10类132种

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石油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和防护,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