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际石油市场一共经历了至少三次油价暴跌。

第一次油价暴跌:

发生在1998年,WTI(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平均油价从1997年的20美元/桶左右,下降到1998年的低点14美元/桶左右,跌幅将近30%。

第二次油价暴跌:

发生在2008年,此次跌幅更加剧烈,当年7月到12月布伦特油价从145美元/桶跌至36美元/桶,跌幅高达74%。

第三次油价暴跌:

发生在2014年到2016年,由于美国页岩油开采技术革命导致原油供给增加,以及全球经济放缓的基本面影响,布伦特油价从2014年高点115美元/桶跌至最低40多美元/桶,跌幅接近60%。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显著的油价下跌事件,例如1986年的油价暴跌,当时全球经济放缓、需求下降导致油价从31美金/桶跌至不足10美元/桶,跌幅达69%。

综上所述,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国际石油市场至少经历了三次油价暴跌,分别是1998年、2008年和2014-2016年。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