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石油含量一般是多少

水中石油含量的情况如下:

直接排放限值

根据GB 31570-2015《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类直接排放限值为5.0 mg/L,间接排放限值为20 mg/L。

特别排放限值

在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内,石油类物质直接排放限值为3.5 mg/L,间接排放限值为15 mg/L。

废水中油品状态

悬浮状态:油品颗粒较大,直径0.1毫米以上,占废水含油量的60~80%。

乳化状态:油品分散粒径小,直径在0.1毫米以下,占废水油含量的10~15%。

溶解状态:石油在水中溶解度极小,占废水含油量的0.2~0.5%。

危害标准

当水中石油类物质含量超过0.1~0.4 mg/L时,会在水面形成油膜,影响水体的复氧过程,造成水体缺氧,危害水生物的生活和有机污染物的耗氧降解。

当含量超过3 mg/L时,会抑制水体自净能力,使其不可再生,最终演变成一汪死水。

综上所述,水中石油含量在不同状态下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直接排放限值较为严格,要求石油类物质含量不得超过5.0 mg/L,而特别排放限值地域内则要求直接排放限值为3.5 mg/L。废水中油品的悬浮状态占比较大,乳化状态和溶解状态占比较小。水中石油含量超过一定标准会对水体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自净能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