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石油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价格变化:
1980年
石油价格从1979年的每桶15美元左右最高涨至1981年2月的39美元。
1981年
油价在1981年3月从每桶43美元高峰下落到29美元。
1986年
1986年,世界发生了欧佩克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油价战,导致油价从1985年12月的26.92美元/桶跌至8.63美元/桶。
1980年代中后期
随着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的增加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石油价格出现了显著下降。1980年代后期,油价持续下跌,仅在1986年就减少了一半的价格。
1983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伦敦达成协议,将基准油价从34美元/桶降到29美元/桶,并把日产量调节维持到1,750万桶。
1985年
OPEC决定放弃限产保价政策,转而采取捍卫市场份额的政策,导致油价进一步下跌。
1986年至1998年
这13年间,世界发生了三次石油价格暴跌,其中1986年的油价暴跌尤为严重,导致欧佩克国家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大幅下降。
1998年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和欧佩克错误判断,油价再次大幅度下降,全年WTI平均现货价格跌至14.39美元/桶,低点跌至10.76美元/桶。
总结:
20世纪80年代的石油价格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剧烈波动,主要受到非OPEC国家产量增加、节能技术发展、OPEC政策变化以及全球经济衰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油价波动对全球石油市场和各大石油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