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鼠草:
这种植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广泛生长,1公顷面积可提炼1吨石油,若经过杂交人工种植,每公顷产量可高达6吨。黄鼠草可以在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生长,既不与其它植物争地,又能改善生态环境。
象草:
这是一种芳草类植物,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一季能长到3米高。象草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广阔地区都能生长,一公顷平均每年可收获12吨“生物石油”,产量高且种植成本低。
桉叶藤和牛角瓜:
这两种野草在澳大利亚北部生长迅速,每周长30厘米,人工栽培下每年可以收割几次。通过溶解法从它们的茎叶中提炼出白色汁液,再从中制取石油。
续随子:
这是一种生长在半干旱地区的多年生灌木,也称美洲香槐。续随子的种子含油率达66.4%,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之一。科学家研究显示,每公顷可产香槐油10桶(1590升)。
绿玉树:
又称橡胶树,西蒙德木等,这些植物分泌的乳汁与石油成分极其相似,不需提炼就可以直接作为柴油使用。例如,巴西橡胶树每株树年产量高达40L。
油楠:
主要生长在中国海南岛和菲律宾等地,树高30米左右,树干直径粗的达1米以上。当油楠长到12—15米高时,就能产“油”。
麻疯树:
这种树果实含油率高达60%,可以提炼出不含硫、无污染、符合欧四排放标准的生物柴油。麻疯树在全球多个国家种植,成为重要的能源资源。
这些植物各有特点,但总体上在产量、成本和环境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选择适合的植物种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