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勘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普查阶段
从整个盆地或新区着眼,了解区域地质概况和构造轮廓。
划分构造单元,初步查明生、储油条件,评价区域含油远景,并划分可能的含油气有利地带。
建立系统的地层剖面,研究地层时代、岩性、岩相、厚度变化特征,了解可能的生、储、盖层及其组合情况。
研究盆地大地构造状况及地质发展史,划分盆地内次一级构造单元,了解二、三级构造单元的分布及特征,以及主要断层的分布及形成。
查明盆地生油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及生油指标,研究油气形成条件,了解影响油气运移、聚集的因素,并在综合研究上述资料基础上,作出区域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详查有利地区。
综合详查阶段
在区域普查发现含油气有利地区后,采用多种勘探方法,进一步查明生、储油的有利地区,尽快提供钻探。
详细调查二级构造带或局部构造,查明其具体位置、范围、大小、形态、闭合度、封闭性以及上、下构造符合情况。
编制1/10万~1/2.5万构造图。
地球物理勘探
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和岩石矿物的分布。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地震波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和矿物的密度差异,发现异常区。
磁力勘探利用岩石和矿物的磁性差异,研究地下岩石矿物的分布和地质构造。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和矿物的电阻率差异,研究各层地质构造。
地质测量和钻井规划
进行地质测量,制定合理的钻井方案,对钻井场地进行勘察、评估及凿岩设计。
协助现场工人实施凿岩作业并监督钻井过程。
储层分析
对储层进行采样、分析和解读,评价其储存能力和流动性。
编制地质资料报告和地质图件,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负责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及数据处理工作。
对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解译及评价,编写报告等。
计划和方案制定
制定野外勘探方案和工作计划,协调野外工作进度和质量。
监督勘探现场实施、资料收集和处理工作,确保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
参加公司和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会议,分享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上述工作,石油地质勘测旨在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为国家的原油储备及相关油气产品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