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在以下情况下需要注水:
油田投产初期
当油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后,在生产油气比上升到最大值之前,应及时进行注水,将油层压力恢复到一定程度。
油田中期
在油层压力保持的水平有两种情形:
使油层压力保持在饱和压力或略低于饱和压力,形成水驱和混气驱油方式。如果保持在饱和压力,此时原油粘度低,对开发有利;如果油层压力略低于饱和压力(一般为15%以内),此时从原油中析出的气体尚未形成连续相,这部分气有较好的驱油作用。
通过注水逐步将油层压力恢复到饱和压力以上,此时脱出的游离气可以重新溶解到原油中,但原油性质却不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产能也将低于初始值,然而由于生产压差可以在幅度提高,仍然可使油井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而获得较长的稳产期。
油田晚期
在地层压力降到饱和压力以下,原油中溶解气析出,转为溶解气驱,在溶解气驱之后注水,称为晚期注水。
建议
早期注水:适用于地饱压差相对较小的油田,优点是油层内不脱气,原油性质保持较好,油井产能高,采油速度高,稳产期较长,但投产初期注水工程投资较大。
中期注水:适用于地饱压差较大、天然能量相对较大的油田,优点是初期投资少,经济效益好,可保持较长稳产期,不影响最终采收率。
晚期注水:适用于原油性质好、面积不大且天然能量充足的中小油田,优点是初期投资少,原油成本低,但缺点是原油严重脱气,原油黏度增加,采油指数和产量下降。
选择注水时机和方式需综合考虑油田的地质条件、开发需求和经济效益,以实现最佳的开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