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老化是指 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石油沥青及其组分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其性能逐渐劣化的过程。这些变化主要包括:
组分变化:
低分子化合物逐渐转变为高分子物质,油分和树脂减少,而沥青质增多。
物理性质变化:
沥青的流动性和塑性减小,硬脆性增大,最终可能导致脆裂。
化学性质变化:
沥青在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发生挥发、氧化、聚合等反应,导致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性能劣化:
老化后的沥青在粘度、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方面性能下降,粘附性和柔性也相应劣化,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水稳性和抗裂性。
老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沥青路面表面干枯、脆化、开裂和松散等现象。为延缓沥青老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向储料仓中充入惰性气体以隔绝氧气与沥青的接触、选择较密实的路面结构以减少空气接触面积,以及在结合料中加入抗氧化剂等。
石油沥青的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环境因素和物理化学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延长沥青的使用寿命,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