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资源有限性
我国本身的可开采石油资源相对较少,人口众多且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石油需求量迅猛增加。目前,全球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再也没有发现过大的油田,以目前世界原油藏置,大概只能再开采20年。天然气大概只能再开采30年。
供需不平衡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拉动柴油需求增长,地方炼油供应减少,柴油消费替代部分燃料油消费以及调价预期下囤油待售是导致近期中国柴油供应紧张的四大原因。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中国石油国内成品油投放量达到3534万吨,同比增长8.6%,但市场供应总量仍难以满足需求。
价格倒挂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倒挂”,国内超过30%以上地方炼油企业部分停产或减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市场预期与囤积行为
由于国际油价快速攀升,加剧了国内市场的预期,一些加工原油的企业转而利用自身油库囤积柴油以期增值,这使原本紧张的柴油供应局面雪上加霜。
国际政治与定价权
中国在国际石油组织中缺乏足够的发言权,油价主要由美国和日本控制,这使得中国在应对国际油价波动时处于不利地位。
能源消耗模式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投入、高能耗、高增长”,这种模式导致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石油供应紧张是由资源有限性、供需不平衡、价格倒挂、市场预期与囤积行为、国际政治与定价权缺失以及能源消耗模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