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的下滑主要发生在以下几个时间段:
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
最大跌幅为61%。
暴跌原因: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全球石油需求下降。
止跌原因:OPEC在1998年4月和7月两次减产;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触底回升。
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
最大跌幅为40%。
暴跌原因: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全球经济减速;9.11事件导致美国经济受损;OPEC国家增产带动,市场陷入供过于求。
止跌原因:OPEC于2001年9月与2002年1月两次宣布限产保价;危机过后石油需求增速大幅回升。
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
最大跌幅为75%。
暴跌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增速断崖式下滑,全球原油需求出现连续两年负增长。
止跌原因:OPEC分别于2008年9月、10月和12月三次减产保价;各国政府积极救市,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经济逐步企稳。
2014年下半年
从2014年6月的110美元/桶跌至12月的55美元/桶,跌幅接近腰斩。
暴跌原因:OPEC刻意不减产,希望通过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打击美国及其他原油生产国。
2020年3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大跌。
2020年4月
OPEC未能和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原油价格战加剧。
2024年10月
油价开始呈现出下跌的趋势。
2024年12月
12月5日,OPEC宣布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自愿减产,减产总额为日均220万桶,而沙特自2023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每月额外自愿减产100万桶原油的措施也将延长至2024年3月底。
这些时间段内,石油价格均因不同的经济、政治和市场因素而出现显著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