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石油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照明
石油在古代最早被用于照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陕北地区的人民就发现并采集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石油,用作点灯照明。
例如,在唐朝段成武所著的《酉阳杂俎》中,石油被称为“石脂水”,并提到其燃烧时极为明亮,被用于点灯和照明。
润滑剂
石油还用作润滑剂,特别是在军事和工业领域。例如,火药配方中加入石油产品沥青,以控制火药的燃烧速度,这一技术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
黏稠性的石油被用作车轮轮轴的润滑剂和器具的防腐涂料。
医药
石油在古代医药中也有广泛应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油可以治疗小儿惊风、疮癣虫癞等病症,并用作药物。
石油还被用于杀虫治病,如《元一统志》中提到的石油可以治疗骆驼、马、羊、牛的疥癬。
军事
石油在古代军事中也有重要应用。早在1400年以前,我国古代人民已开始将石油应用于战场上。例如,在唐朝年间,突厥统治者围攻甘肃酒泉时,当地军民使用石油点燃火攻工具,成功保卫了酒泉。
制墨
石油还用于制墨。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采油、炼油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不同浓度的石油可用于不同的用途,其中包括制墨。
综上所述,古代中国石油的用途涵盖了照明、润滑、医药、军事和制墨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深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