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分类方法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需求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塑料分类方法及其类别:
按塑料的合成树脂的分子结构和受热特性分类
热塑性塑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热塑性塑料时会出现软化并熔融成可流动的黏稠液体,可成型为一定形状的制品。冷却后会变硬,并保持已成型的形状,该过程可以反复进行。热塑性塑料在成型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而无化学变化,是线性或带支链的树脂分子链结构,分子链之间无化学键产生。常见的热塑性塑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
热固性塑料:在第一次加热热固性塑料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产生化学反应,交链在固化后就变硬了,此时树脂变得不可熔而硬化,被固定的塑件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热固性塑料能够进行成型加工就是借助这种特性,利用第一次加热时的塑化流动在压力下充满型腔,进而固化成为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常见的热固性塑料包括酚醛塑料、环氧塑料等。
按塑料的性能和用途分类
通用塑料:通用塑料的生产产量大、货源广、价格低,适用于大量应用。通用塑料有良好的成型工艺性,可采用多种工艺成型出各种用途制品。常见的通用塑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等。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具有突出力学性能、耐热性,或优异耐化学试剂、耐溶剂性,或在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可保持良好绝缘介电性能。工程塑料一般作为承载结构件,在高温环境下可以作为耐热件和承载件,适用于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常见的工程塑料包括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等。
特种塑料:特种塑料具有特殊功能,可用于航空、航天等特殊应用领域。特种塑料通常具有耐高温、自润滑等特殊功用,或高强度、高缓冲性等特殊性能。常见的特种塑料包括氟塑料、有机硅、增强塑料和泡沫塑料等。
按塑料的结晶形态分类
结晶性塑料: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子能产生某种几何结构的塑料。常见的结晶性塑料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结晶性塑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的力学特性是相同的(各向同性)。
无定形塑料:分子形状和分子相互排列不呈晶体结构而呈无序状态的塑料。常见的无定形塑料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等。无定形塑料在各个方向上表现出的力学特性是不同的(各向异性)。
按塑料的应用领域分类
通用塑料:产量大、价格低廉,多用于日常用品,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耐腐蚀性,适用于结构性材料,如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等。
按塑料的透光性分类
透明塑料:透光率在88%以上,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等。
半透明塑料:透光率在40%-88%之间,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不透明塑料:透光率在40%以下,如聚酰胺(PA)、聚苯乙烯(ABS)等。
按塑料的硬度分类
硬质塑料:如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等,具有较高的硬度。
半硬质塑料: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硬度适中。
软质塑料:如软质聚氯乙烯(PVC)、热塑性弹性体(TPE)等,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塑料的性能和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