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塑料大棚以应对冬季的低温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墙体构筑、保温设备配置、保温层设置、通风管理以及施肥调水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和建议:
墙体构筑
划东西向的矩形灰线,确定大棚的宽度和长度。
将灰线内的耕作层熟土挖推到灰线南侧,并压实地基。
挖生土筑墙体,可分5层构筑,每层都要压实,尤其是最上面的一层。
墙体外侧宽1~1.2米处再划灰线,切土填入棚内,形成梯形墙体,下底宽5米,棚外距地平面以上高2米。
墙基部距地平面以下30厘米处切成50厘米宽的平台作为行走道。
埋设立柱,自北向南共设4排,使用6号钢筋与混凝土预制,下垫基石,深埋50厘米。
选择合适的塑料膜
选择保温效果好的塑料膜,如双膜或空气膜,根据大棚具体情况、作物需求和气候特点进行选择。
配置保温设备
在大棚内部配置适当的保温设备,如电热风机、地源热泵等,提供稳定的温暖空气。
科学设置设备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温暖空气均匀分布。
加设保温层
在大棚内部适当加设保温层,如秸秆、草帘等,有效隔离冷空气。
在大棚地面铺设保温层,避免土壤温度急剧下降。
合理管理通风
通过科学设置通风设施,控制通风口的大小和位置,及时排除大棚内过剩的湿气和有害气体。
在太阳能辐射充足的时段,适当通风排除湿气,减缓温室效应。
合理施肥调水
冬季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减,应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温性能。
合理调整灌溉水量,控制土壤湿度,避免土壤过湿过干。
其他辅助措施
在大棚后墙和两侧山墙加设塑料薄膜和无纺布,提高保温效果。
设置缓冲膜和缓冲室,防止冷风直接吹到作物上,减少温度波动。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提高塑料大棚的保温性能,确保冬季作物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