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镀是一种通过在塑料表面沉积一层金属膜来赋予其金属外观和其他物理性能的技术。以下是塑料电镀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步骤:
前处理
清洁:去除塑料成型过程中留下的污物、油脂和指纹。通常使用碱剂洗净后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干净。
溶剂处理:使塑料表面湿润,以便与下一步骤的调节剂作用。
调节处理(化学粗化):将塑料表面粗化成内锁的凹洞,使镀层能密着住不易剥离。常用方法包括铬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处理。
敏感化:将还原剂吸附在塑料表面,为后续的电镀做准备。常用的是含有Sn^++离子的化合物,如锡盐。
电镀
活化处理:在塑料表面的聚合物涂膜上形成具有催化性能的金属层。例如,在涂复含有PdSO4等金属盐的聚合物涂料后,采用NaH2PO2溶液进行还原处理。
喷涂导电层:为了使塑料表面具有导电性,需要在其上喷涂一层导电涂料,这种涂料通常含有金属颗粒,如铜或镍。
化学镀:在不需要外部电源的情况下,通过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沉积金属薄膜。例如,在敏感化后的塑料表面通过钯催化进行化学镍沉积。
真空镀:在真空条件下,通过蒸发或溅射的方式将金属沉积在塑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属薄膜。
后处理
清洗:去除电镀过程中残留的电解质和其他杂质。
干燥:防止水分对镀层的影响。
热处理:增强镀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表面保护处理:如涂覆透明漆或其他表面装饰处理,以增强镀层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通过这些步骤,塑料表面可以形成一层坚固的金属镀层,从而改善其外观、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等性能。不同的塑料材料和电镀需求可能会影响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所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