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电镀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理两个主要步骤。
前处理
除油除蜡:首先需要去除塑料件表面的油污和蜡质,这些物质会妨碍电镀层的附着。
亲水:通过亲水化处理活化基体表面,使其更容易进行粗化。
粗化:这一步骤通过腐蚀塑料内部的成分(如ABS中的B组分)来产生微小凹坑,这些凹坑有助于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中和:中和过程中会去除粗化过程中产生的酸和Cr6+离子。
钯水:在粗化后的表面添加胶体钯,钯离子会附着在表面的小坑内。
解胶:使胶体中的钯原子水解并附着在产品表面。
化学镍:利用钯的催化作用,在基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化学镍层,这样就将一个不导电的塑胶件转变成了一个导电体。
后处理
瓦特镍或焦铜:在化学镍层上进一步镀上一层瓦特镍或焦铜,以增强镀层的导电性和附着力。
光铜:在瓦特镍或焦铜层上电镀一层光铜,使表面更加平滑和均匀。
半光镍:在光铜层上电镀一层半光镍,以增加镀层的光泽度和耐腐蚀性。
光镍:在半光镍层上电镀一层光镍,进一步增加镀层的光泽度和耐腐蚀性。
封口镍或珍珠镍:在光镍层上电镀一层封口镍或珍珠镍,以增强镀层的保护性能和外观。
光铬:最后在封口镍或珍珠镍层上电镀一层光铬,增加镀层的光泽度和抗划伤能力。
烘干:完成所有电镀层后,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表面水分,完成整个塑胶电镀工艺。
建议
选择合适的电镀工艺:不同的塑料材料和电镀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电镀工艺,选择合适的工艺可以确保电镀层的质量和附着力。
严格控制前处理步骤:前处理是电镀成功的关键,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后续电镀层的均匀性和附着力。
后处理的重要性:后处理不仅影响电镀层的外观,还影响其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仔细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塑料电镀,获得高质量的电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