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塑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混合改性
将ABS粒料与易被腐蚀的改性粉体混合,得到改性ABS。这种方法可以提高ABS塑料的粗化效果,增加比表面积,增强表面亲水性,从而提高电镀后镀层的附着力。
结构改性
通过在高分子结构中引入芳香族环和脂环结构,以及极性基团,抑制分子运动,从而提高ABS的耐热性能。
向ABS树脂中加入玻璃纤维等增强型填充材料,增加其刚性和强度。
阻燃改性
使用阻燃性聚合物与ABS共混,如CPE、PVC,或加入阻燃剂如三溴苯乙烯、无机阻燃剂(如MoO3)和有机阻燃剂(如卤素化合物、磷类阻燃剂)。
填充改性
利用无机纤维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增容改性,提高ABS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使用水滑石(LDHs)等无机阻燃剂进行共混,改善ABS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
加工改性
通过调整加工工艺条件,如加长注塑成型周期、降低注塑温度、适当调整注塑压力和注射速度等,改善ABS的加工性能和减少内应力。
合金化改性
将ABS与其他聚合物如PC、PBT、PMMA等共混,制成合金材料,以提高ABS的综合性能。
再生改性
对再生ABS进行重新抽粒和助剂选择与控制,根据材料的性能与防火性要求调整相应的助剂,以改善再生ABS的性能。
这些改性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使用,以达到所需的性能改进。建议在实施改性时,综合考虑改性效果、成本及加工可行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