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注塑料色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直接加入树脂法
将色粉直接与塑料树脂混合,然后送入下一步制品成型工艺。这种方法工序短,成本低,但工作环境差,着色力差,着色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差。
色母粒法
将色粉与塑料树脂混合后,制成色母粒。色母粒具有运输、贮存、使用方便,环境友好等优点。在使用色母粒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色母粒加入塑料中,以达到所需的着色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
调色深浅
根据目标样品的透程度和色相深浅,确定黑色和白色的比例,以及彩色色粉的浓度或荧光色粉的比例。
使用色粉在同一种塑料基材上打板确认着色力,并掌握每种彩色颜料加入一定比例的钛白粉后,色相变化及浓度变化情况。
在调色过程中,要区分色相的深浓和黑浓,深浓只能再加入色粉,黑浓可以加入黑色或少量黑色来加深色相。
调色相
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可以配出大部分颜色,但实际中各种着色剂的颜色带有相邻颜色的色光。
在调色过程中,要注意色光的互补性,例如调鲜艳绿色时,可以直接用酞青绿;调比较深的绿色时,要选择绿光蓝与绿光黄来拼色,而不是互补的红光蓝与绿光黄。
添加色粉到塑料中
直接加入法:将色粉按比例称好,加入适量的石蜡油(扩散油类)调成糊状,再倒入称好的胶料中充分搅拌均匀。
色母粒法:将色粉与塑料树脂混合后,制成色母粒,再将色母粒按比例加入塑料中。色母粒的使用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着色力和质量稳定性。
建议: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直接加入树脂法或色母粒法。如果对着色力、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建议使用色母粒法。
控制比例:在调色过程中,严格控制色粉与塑料的比例,确保着色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与调整:在正式生产前,进行小批量试验,测试着色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最终产品的颜色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