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塑料怎么选购的

选择耐高温塑料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考虑耐热性高低

满足耐热需求的同时避免选择过高耐热性,因为这会增加成本。

优先选择通用塑料进行改性,因为通用塑料价格较低,而特种塑料价格较高。

选择耐热改性幅度大的通用塑料,例如非结晶类塑料,因为它们的改性空间较大。

考虑耐热环境因素

瞬时耐热性和长期耐热性:根据使用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塑料品种。例如,热固性塑料瞬时耐热性较高,但其长期耐热性较低。

干式耐热或湿式耐热:对于吸湿性塑料,在干燥条件下的耐热性较高,而在潮湿条件下则较低。因此,在高温且潮湿的环境中,应选用低吸水性塑料,如PA类、PVA及PAN等。

耐介质腐蚀性:与介质接触的塑料制品在高温条件下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例如,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玻璃钢在干燥条件下可在100℃以上使用,但在潮湿环境中其耐热性会降低。

选择具体的塑料材料

聚酰亚胺PI:长期工作温度可达290℃左右,短期可达480℃,可在-240℃的环境下工作。

聚醚醚酮PEEK:长期工作温度可达160℃,短期工作温度可达260℃,增强牌号耐高温性能更佳。

聚酰胺酰亚胺PAI(TORLON):长期工作温度可达25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聚苯并咪唑PBI:长期工作温度可达310℃,短期使用温度可达500℃,是目前最耐高温的塑料,但价格昂贵且加工难度较大。

其他材料:如聚砜PSU、聚醚砜PES、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等也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考虑其他性能

耐磨性和耐化学性:耐高温塑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以确保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磨损或化学物质的侵蚀。

安全性:优先选择经过食品安全认证的塑料材料,如食品级聚酰胺类塑料,以确保安全接触食品和饮品。

通过以上原则和考虑因素,可以选择出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耐高温塑料材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