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做电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因素:
基材选材
目前市场上用于电镀的塑料主要是ABS,其次是PP。PSF、PC等也有成功电镀的方法,但难度较大。
塑件造型
塑件制品的厚度要均匀,以免因不均匀引起塑件的缩瘪。
避免盲孔,因为残留在盲孔内的处理液不易清洗干净,会造成下道工序污染,影响电镀质量。
电镀时如果塑件有锐边,则电镀难度较大,应尽量选择圆角过渡,圆角半径至少0.3mm以上。
对平板的塑件进行电镀时,尽量将平面改为略带圆弧形或是制成亚光面,以增加电镀的光泽度均匀性。
前处理
清洁:去除塑料成型过程中留下的污物及指纹,可用碱剂洗净再用酸浸中和及水洗干净。
溶剂处理:使塑料表面能湿润,以便与下一步骤的调节剂作用。
调节处理:将塑料表面粗化成内锁的凹洞,以使镀层密着住不易剥离。
敏感化:将还原剂吸附在表面,常用锡化合物,使表面具有还原性。
成核:将具有催化性的物质如金吸附于敏感化表面,经过还原作用形成具有催化性的金属种子,用于电镀上金属。
电镀过程
真空电镀:在真空状态下注入氩气,通过金属蒸发和沉积在PP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薄膜。一般先喷一层底漆,再做电镀,以形成光滑平整的表面并杜绝塑料本身存在的气泡和水泡。
化学镍:利用之前承上的钯催化,在基体表面承上一层薄薄的化学镍。
后处理电镀:包括瓦特镍、光铜、半光镍、光镍、封口镍、光铬等步骤,最后烘干出机。
注意事项
电镀时应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保证处理剂能够均匀附着并固化。
在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到电镀后的光泽度和镀层的结合力,避免锐边和薄壁设计。
对于复杂形状的塑件,可以采用多次电镀或局部电镀的方法来提高电镀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塑料电镀的质量和良率。建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工艺参数,并进行充分的试验和优化,以确保达到最佳的电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