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膜大棚加温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
抢早密闭大棚促进提地温
早春和晚秋温度管理的重要措施是尽量保存棚内温度,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定植前30天左右密闭大棚,即2月中下旬开始闭棚烤地,提高地温。当大棚内一周温度不低于10℃,10㎝地温稳定12℃以上时,白天气温高于20℃不少于6小时,方可定植。
保持大棚的密闭性
保持棚膜的完整,防治破孔散热。定期更换棚膜,及时修补破损棚膜。严格密闭通风口处,减少缝隙散热。覆盖棚膜时,大膜与围裙膜搭压30-50㎝,每天关闭风口一定严实;围裙膜压入土中至少30cm左右,且一定要压严踏实,防跑风散热,同时防止大风揭膜。及时拉紧压膜绳,减少大风天气棚膜抖动散热,同时防止大风天气扯膜接棚,造成损失。
多层覆盖保温
加扣小拱棚、覆盖二层棚膜、悬挂围裙膜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棚内温度和地温。
采用农业措施增温
增施有机肥、高畦垅作、覆盖地膜、膜下暗灌、滴灌渗灌、科学浇水等,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地温,有利于大棚提温,促进早熟。
特殊天气临时加温
在寒流临近时,可以采用临时加温措施,如使用增温块、熏烟、灯光、放入点燃过的玉米芯等,以渡过寒流。
覆盖地膜
覆盖地膜一般可使10厘米处地温平均提高2~3℃,地面最低气温提高1℃左右。同时,由于地膜不透气,可抑制水分蒸发,减少浇水次数,间接提高地温。
燃放沼气
在塑料大棚内燃放沼气,可以增温补气(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据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使用镀铝膜反光幕
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以使地面增光40~43%,温室大棚内温度提高3~4℃,地温提高1.8~2.9%。
炉火加温
炉火加温是历史悠久、最常用的传统加温方式。可采取固定炉灶,也可使用临时炉具加温。炉火加温主要用于温室,后来随塑料大棚的发展,也逐渐应用到早春大棚的生产中。虽然这种方法劳动量大、灰尘多,但投资小、操作方便、效益高。
热风加温
使用热风加温设备,燃料包括煤、煤油、重油、天然气、液化气等。热风加温的优点是加温价格低廉,短时期即能达到要求的温度,热效率高达70%~90%。缺点是室内温度不均匀,上部温度高,靠地面低,不容易提高地温,且易产生有害气体。
热水加温
用暖气管道、散热片散热方式加温。这种加温方式有利于大面积温室群供热,加温时可保持室内温度均匀,便于促进地温上升,余热时间长,停热后还有一段时间保温,没有危害气体和烟尘。但一次性投资大,装配后不便移动,总体热效率偏低(40%~50%)。
蒸汽加温
在我国应用较少,其供热方式与热水加温类似,只是热水改为热气,还便于土壤消毒。可利用发电厂余热、废气与农业结合。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塑料膜大棚内的温度,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建议根据大棚的具体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加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