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增白剂选什么指标的

在选择塑料增白剂时,可以考虑以下指标:

耐高温性能

塑料的加工成型温度通常较高,如工程塑料(ABS、聚碳酸酯等)的加工温度可达200-300℃甚至更高。因此,选择的荧光增白剂必须在此温度下保持稳定。

耐候性

对于长期置于户外的塑料制品,如户外广告、店面招牌等,增白剂必须具有极高的耐候性,能够抵抗紫外线和温度变化,保持其色彩的艳丽和不易变色发黄。

耐迁移性

荧光增白剂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部分溶解在塑料中,并容易发生迁移。因此,选择的增白剂应具备优良的耐迁移性,避免迁移到其他材料中影响产品外观。

化学惰性和相容性

增白剂应与其他添加剂(如钛白粉、增塑剂、颜料、填充剂等)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相容性,以确保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不会因化学反应而影响增白效果。

高纯度

高纯度的荧光增白剂具有更高的荧光效率,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产品的白度和艳度。少量杂质的存在可能会因荧光猝灭效应而降低增白效果。

无毒性且对环境友好

荧光增白剂应无毒性,且对环境友好,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分散性

荧光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分散性要好,以确保其在塑料薄膜等制品中均匀分布,避免出现颗粒点和影响产品外观。

成本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性价比高的荧光增白剂,以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以上指标,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荧光增白剂型号:

OB-1: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耐候性,熔点高达360℃,适合高温加工和长期户外使用。但其白度持续性较差,且添加量超过一定比例时会有析出风险。

FP-127:熔点219-221℃,热稳定性好,适合PVC硬质塑料管材,添加量小,增白效果显著。

OB:具有高透光性和稳定性,适合PVC软质塑料管材和需要高透明度的塑料制品。添加量极小,成本低廉。

KCB:熔点210-212℃,耐迁移性和耐热性较好,适合一些通用塑料制品。

综合考虑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荧光增白剂型号,以确保塑料产品的白度、艳度和耐候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