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的存在主要源于 人为活动和自然过程。
人为活动
塑料制品生产:在制造塑料制品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微塑料颗粒,例如轮胎磨损、合成纤维制造等。
消费和处置:使用后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瓶装水瓶等,容易破碎成微塑料。此外,洗涤剂和化妆品中的塑料微珠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排入水环境。
工业过程:某些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塑料原料的加工,也会产生微塑料。
自然过程
塑料降解: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的大块塑料会降解成微小碎片,形成微塑料。这些微塑料可以通过水体、大气和生物链进行长距离迁移,进入生态系统。
风化和侵蚀: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受到风吹日晒、海浪冲刷等,会逐渐变小,最终形成微塑料颗粒。
环境传播
水体传播:河流是微塑料从陆地进入海洋湖泊的重要通道,许多河流会将陆地上产生的微塑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海洋中。海洋中的洋流也是微塑料传播的主要载体。
大气传播:塑料在高温等条件下会促进其挥发,挥发微塑料在空气中,然后通过人们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
食物链传播:微塑料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进入人体。此外,海产品中容易富集微塑料,人类食用后这部分微塑料也会进入人体。
综上所述,微塑料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人类活动带来的直接排放,也包括自然环境中的降解和侵蚀过程。这些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广泛分布和迁移,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