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脆性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模具方面
浇口太小或配置不当。
分流道太小或配置不当。
模具结构不良造成注塑周期反常。
设备方面
机筒内有死角或障碍物,容易促进熔料降解。
机器塑化容量太小,塑料在机筒内塑化不充分。
机器塑化容量太大,塑料在机筒内受热和受剪切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老化。
顶出装置倾斜或不平衡,顶干截面积小或分布不当。
原料方面
原料混有其它杂质或掺杂了不适当的或过量的溶剂或其它添加剂。
塑料再生次数太多或再生料含量太高,或在机筒内加热时间太长。
塑料本身质量不佳,例如分子量分布大,含有刚性分子链等不均匀结构的成分占有量过大。
受其它塑料掺杂污染、不良添加剂污染、灰尘杂质污染等。
工艺方面
机筒、喷嘴温度太低。
模温太高,脱模困难;模温太低,塑料过早冷却,熔接缝融合不良。
注塑机射出和保压压力不足。
背压太小或太大。
射速太慢,未充分结晶。
射出、保压时间不足。
储料时间太长。
二级回料在新料里添加比例太多。
塑料模具冷却回路没排好。
外部环境
塑料在受潮状况下加热会与水汽发生催化裂化反应。
高螺杆转速造成过量的磨擦热。
狭小的流道产生大量的剪切热。
射出体积低于射出机最大射出量的20%,塑料在料筒内停留时间太久发生裂解。
物理性质
塑料当温度降至脆化温度Tb以下时,不能产生强迫高弹性,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脆性断裂。
高频率的外力作用导致材料脆变。
聚合物在老化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作用,原来有一定韧性的聚合物也可能因降解或交联作用而导致脆变。
内应力
制品发脆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内应力造成的,如不均匀的结构、厚薄差异、进料不合理等。
综上所述,塑料的脆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韧性,可以从优化模具设计、设备配置、原料选择、工艺参数调整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