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中加入阻燃剂是提高其阻燃性能的常用方法。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阻燃剂类型及其作用:
添加型阻燃剂
卤素型:如溴系、氯系阻燃剂,它们在燃烧时产生不易燃的气体,稀释氧气,从而起到阻燃作用。
氮系阻燃剂:如含有重氮类化合物的质子酸,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破坏燃烧裂解程度,并生成惰性气体。
氢氧化阻燃剂:如氢氧化铝,在塑料中添加时可以防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停止燃烧。
纳米类阻燃剂: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如界面电性、表面效应等,提高阻燃效果。
红磷:虽然存在氧化、吸湿等问题,但经过微胶囊化处理后,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提高阻燃效率和物理机械性能。
反应型阻燃剂
这类阻燃剂通常是含有阻燃元素的单体,它们可以化学键合到塑料分子链上,成为塑料的一部分。
其他阻燃方法
气相阻燃途径:产生不可燃的气体或自由基的猝灭剂,稀释氧气浓度,抑制燃烧。
凝固相阻燃途径:加入不易燃的填充剂,形成保护膜,改变燃烧时的反应机理。
环保型阻燃剂
如氢氧化镁,它不仅阻燃,还能提高塑料的热变形温度、硬度和强度,同时减少热分解温度,提高加工性能。
无卤阻燃剂
避免使用含卤素阻燃剂带来的二次危害,如环境污染和腐蚀性气体释放。
阻燃剂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塑料类型来决定,同时考虑环保和性能的平衡。需要注意的是,阻燃剂的种类、添加量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最终的阻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