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通常不使用塑料外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制造难度大:
塑料在成型理论方面存在很大的空白,成型工艺的发展受到限制。过大或过小的塑料件成型难度较大,影响大量使用的可能性。而且,使用塑料的成本可能会比传统钢材更高。
性能有缺陷:
虽然塑料质量轻,但其绝对强度、耐高温、耐气候性以及疲劳强度等指标远不如传统钢材。只有极少数特种工程塑料符合要求,而这些特种工程塑料的成本极高。
对环境有污染:
塑料回收不如金属回收成熟,尤其是高强度塑料回收更难,自然环境下的降解也很困难。塑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大于金属材料。
美观度问题:
塑料无法达到金属的质感和光泽度,喷漆性能也无法和金属相比。如果使用塑料做蒙皮,会对汽车的外观美观度造成很大影响。
维修和更换成本高:
塑料外壳发生损坏时,通常只能进行整体更换,而铁制外壳则可以通过钣金修复。这增加了维修成本和不便。
尽管存在这些缺点,但汽车行业中仍然使用了一些塑料外壳,主要应用于前后保险杠、裙边部位等部位。这些部位使用塑料主要是为了轻量化、容易修复和抗腐蚀。例如,一些豪华跑车上应用的碳纤维车身虽然材料强度大、重量轻,但由于成型工艺复杂,成本极高,难以普及到民用车型上。
综上所述,虽然塑料外壳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其制造难度、性能缺陷、环境污染和美观度等问题,汽车制造中并未完全采用塑料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