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外观要求
颗粒应纯净、干燥无潮湿感。
污染粒子的粒径应≤10g/kg。
物理性能测试
密度:不同种类的塑胶颗粒具有不同的密度范围,可以通过测量颗粒的密度来初步判断其材质和质量。例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密度一般在0.91-0.93 g/cm³之间,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密度则在0.94-0.97 g/cm³左右。
硬度:塑胶颗粒的硬度可以反映其材质的强度和耐磨性。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等。不同的塑胶材料具有不同的硬度范围,例如,聚丙烯(PP)的硬度相对较高,而聚乙烯(PE)的硬度则相对较低。
熔融指数:熔融指数是衡量塑胶颗粒在加热熔融状态下流动性的指标。熔融指数越高,颗粒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越好,但也可能意味着颗粒的分子量较低,强度和韧性相对较差。反之,熔融指数过低则可能导致加工困难,如注塑时需要更高的温度和压力。可以使用熔融指数测试仪对颗粒进行测试,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熔融指数的颗粒。
过网目数和筛网层数
过网目数是塑料颗粒实体品质进行精细化筛选的保证。常用塑料颗粒过网目数从10目到400目不等。根据不同用途,可以选择相应的过滤目数。筛网层数则是指筛网的数量,也就是一个塑料颗粒经过几层筛选。一般来说,筛选层数越多,塑料颗粒的品质越均匀。
其他指标
吸水性:试样在经过干燥后,在规定的试样尺寸、规定的温度、规定的浸水时间下的吸水量。常见检测标准包括ISO 62、ASTM D570、GB/T 1034。
耐化学药品性:塑料耐酸、耐碱、耐溶剂和其他化学品的能力。常见检测标准包括ISO 175、ASTM D543、GB/T 11547。
压缩强度:塑料的压缩强度是其抵抗压缩力的能力,是衡量其物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塑料颗粒的质量,确保其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侧重不同的指标,例如,在注塑成型中,熔融指数是一个关键指标;而在使用过程中,耐化学药品性则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