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材质等级标识是根据塑料的类型和可回收性来分级的,具体如下:
1号塑料 (PETE)
常见物品:饮料瓶、食品包装等。
特点:可回收利用,耐热至70℃,不适合装热水或加热,长期使用可能释放致癌物。
2号塑料 (HDPE)
常见物品:瓶子、瓶盖、洗涤剂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等。
特点:可回收利用,耐热至110℃,但不易清洗,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3号塑料 (PVC)
常见物品:水管、电线、塑料地板、雨衣等。
特点:不易回收,会产生有害物质,耐热至81℃,不适合食品包装。
4号塑料 (LDPE)
常见物品:塑料袋、垃圾袋、保鲜膜、塑料膜等。
特点:可回收利用,耐热性不强,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加热时易溶解有害物质。
5号塑料 (PP)
常见物品:食品容器、医疗器械、玩具、微波炉餐盒等。
特点:可回收利用,耐热至130℃,是唯一可进微波炉的塑料材质。
6号塑料 (PS)
常见物品:泡沫塑料、保鲜盒、快餐盒等。
特点:难以回收,易产生有害物质,耐热至70-80℃,不适合微波炉加热。
7号塑料 (其他)
常见物品:包括PC、ABS、PMMA等。
特点:不易回收,易产生有害物质,如PC材质因含双酚A有争议。
这些等级标识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塑料材料的性质和安全性,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合适的选择。建议尽量选择可回收利用的塑料产品,并注意不要将不同材质的塑料容器混用,以免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