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用途来进行划分。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应的分类:
按树脂识别
通用塑料:包括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酯(PET)、聚氨酯(PU)等。
工程塑料:包括尼龙(PA)、聚四氟乙烯(PTFE)、聚甲醛(POM)、聚碳有机硅等。
特种塑料:包括热固性塑料和功能高分子塑料,例如人工肾、心脏、血管等航天工业用品。
按使用等级分类
一级料:使用未落地的边角料或水口料等,质量较好,透明度好。
二级料:原料已使用过一次,但未经风吹日晒,质量较好,透明度较一级料稍差。
三级料:原料已使用过两次或多次,质量较差,弹性、韧性等各个方面均不如前两级料。
按受热特性分类
热塑性塑料:可以多次重复加热冷却而保持其可塑性,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
热固性塑料:加热冷却后失去可塑性,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按物理性质分类
软质塑料:硬度低、延展性好,如聚氯乙烯(PVC)。
硬质塑料:硬度高、延展性差,如聚苯乙烯(PS)、ABS塑料等。
透明塑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光泽度,如聚苯乙烯(PS)。
不透明塑料:不具备透明性,如聚丙烯(PP)。
高温塑料:耐热性和耐候性好,如聚酰胺(PA)。
低温塑料:适用于低温环境,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
按加工方法分类
回收料:回收废塑料直接加热再成型后的颗粒,用于非食用塑料制品。
原料料:新原料加工出的颗粒,根据其质量和用途可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品。
这些分类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种塑料颗粒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例如,一种聚乙烯颗粒可以是通用塑料,也可以是热塑性塑料,并且根据其质量和用途,还可以是一等料或二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