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吸管被禁止使用的原因主要涉及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两个方面:
环境保护
降解困难:塑料吸管由塑料制成,在自然环境中需要花费数百年才能降解,且回收利用难度大。据统计,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
污染严重:塑料吸管不易降解,丢弃在大自然中需要数千年才能分解,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此外,塑料吸管还会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严重伤害,如海龟、鲸鱼等动物因误食塑料吸管而死亡。
水资源污染:塑料吸管在使用后进入水体,微塑料颗粒无法被污水处理厂过滤,最终影响饮用水安全。
人体健康
有毒物质:一些吸管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尤其在高温下可能分解出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例如,“三无”吸管可能使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而成,接触高温后会产生有毒物质。
长期危害:长期使用劣质吸管可能影响人体肝脏,导致血液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可能致癌。
综上所述,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是为了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长期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措施,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推广使用可降解的替代品如纸吸管、聚乳酸PLA吸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