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抗菌等级标准是多少

塑料抗菌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抗菌率来划分,具体标准如下:

ASTM E 2149(2010):

该标准用于评估塑料的抗菌性能,通常以抗菌活性值或抗菌率来表示。抗菌率R=2时,相当于抗菌率为99%;R=3时,相当于99.9%。

ISO 22196(2007):

这是一个国际标准,用于测试塑料的抗菌性能,同样以抗菌率来衡量。抗菌率≥99%的塑料被认为是具有强抗菌作用的。

JIS Z2801(2006):

这是日本工业标准,用于评估塑料的抗菌性能,标准中规定了抗菌率的最低要求。

QB/T 2591(2003):

这是中国的一项行业标准,规定了抗菌塑料的抗菌率要求,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抗菌率>99%具有强抗菌作用,Ⅱ型抗菌率>90%有抗菌作用。

JC/T 939(2004):

这是中国的一项行业标准,用于评估塑料的防霉性能,要求防霉等级达到0级或1级才表示具有一定的防霉效果。

GB 21551.1(2008):

这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用于评估抗菌塑料的性能,规定了抗菌率的最低要求。

综合以上标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强抗菌作用:抗菌率≥99%。

有抗菌作用:抗菌率≥90%。

这些标准确保了抗菌塑料在不同应用环境中的性能评估和比较。在选择抗菌塑料产品时,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使用环境来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抗菌等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